3.7.1 油网滤尘器
1 概述
1)产品功能
油网滤尘器在战时用于过滤空气中由于核爆炸产生的放射性沾染,在平时用于过滤空气中颗粒较大的灰尘。
2)产品构造和原理
防空地下室工程通常采用LWP型油网滤尘器,该油网滤尘器由多层铁丝网和钢制外框构成。使用时铁丝网浸有黏性机油,当含尘空气通过前后交错的铁丝网过滤层时,尘粒被浸油的铁丝网粘住而滞留在滤尘器中,达到去处空气中尘埃的目的。
2 产品技术性能
1)油网滤尘器根据铁丝网规格和层数的不同,分为LWP—D(大)型和LWP—X(小)型两种。其结构参数详见表3.7.1-1。
2)油网滤尘器主要性能参数见表3.7.1-2。
表3.7.1-1 LWP型油网滤尘器结构参数
表3.7.1-2 LWP型油网滤尘器单个性能参数
3 产品设计选用要点
1)防空地下室工程中的医疗救护工程、人员掩蔽所、物资库等工程,以及柴油电站控制室的进风系统均应设置油网滤尘器;专业队装备掩蔽部、柴油电站的发电机房等的进风系统可不设油网滤尘器。
2)选用LWP型油网滤尘器时应根据工程的最大进风量和单个油网滤尘器的通风量确定滤尘器的使用个数。单个滤尘器的通风量宜取800~1200m3/h,最大不应超过1600m3/h。
3)选用LWP型油网滤尘器时可选用D型或X型。D型油网滤尘器容尘量较大,使用时间较长,但终阻力较高;X型油网滤尘器容尘量较小,使用时间较短,终阻力较小。
4 安装、使用及维护要求
1)油网滤尘器可采用管式安装和墙式加固安装。当油网滤尘器的个数为1个、2个和4个时,可采用管式安装;当油网滤尘器的个数大于4个时,应采用墙式安装。当滤尘器采用墙式安装时,应设置用于安装油网滤尘器的专用滤尘器。
2)安装油网滤尘器时应将孔眼大的网层置于空气进入侧。
3)在油网滤尘器前后应设压差测量管并连接在微压计上,由此测定油网滤尘器的前后压差(即其阻力)。使用过程中,当阻力升到终阻力时,应取下油网滤尘器进行清洗,然后浸油再用。
4)油网滤尘器在运输和清洗时不得挤压和碰摔网层,以免网片变形影响使用。
5)平时维护时,应根据使用情况定期清洗和浸油(每年至少一次)。
6)战时,当油网滤尘器达到终阻力时,应拆下清洗。在由滤毒式通风转换为清洁式通风时,应首先彻底清洗或更换设于染毒段的油网滤尘器。
3.7.2 过滤吸收器
1 概述
1)产品功能
过滤吸收器是安装在防空地下室进风系统中,用于滤除外界受污染空气中的毒剂和生物战剂,包括毒烟、毒雾、放射性灰尘、细菌气溶胶和毒蒸汽等的设备,保证在滤毒通风时,向防空地下室内部输送掩蔽人员所需要的清洁空气。
2)产品构造和滤毒原理
过滤吸收器是由精滤器和吸收器两部分组成。精滤器的滤毒结构大多采用纤维性滤纸,主要用于过滤染毒空气中以气溶胶形态存在的毒剂;吸收器中填充的是催化活性炭,它通过物理吸附、化学吸收和催化作用,来去除染毒空气中以蒸汽形态存在的毒剂。
过滤吸收器净化污染空气的流程为:污染空气首先经过精滤器,滤除空气中的有害气溶胶,再经过吸收器滤除毒剂蒸汽,净化后的空气由出口流出。
3)国产过滤吸收器有多种型号,在防空地下室实际工程中,目前应用最多的为SR型过滤吸收器和FLD型过滤吸收器。
2 产品技术性能
1)SR型过滤吸收器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见表3.7.2-1。
2)PLD型过滤吸收器主要技术性能参数见表3.7.2-2。
表3.7.2-1 SR型过滤吸收器主要技术性能参数
表3.7.2-2 PLD型过滤吸收器主要技术性能参数
3 产品设计选用要点
1)过滤吸收器的数量应根据战时滤毒通风新风量确定;通过过滤吸收器的风量严禁大于其额定风量,以确保滤毒通风时不发生透毒现象。
2)当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过滤吸收器时,应采用相同型号的过滤吸收器并并联安装。
4 安装、使用及维护要求
1)过滤吸收器可水平安装,也可垂直安装,安装时气流方向必须和设备要求方向一致。
2)安装在通风管道上的过滤吸收器,平时不使用时必须关闭过滤吸收器前后的阀门。长期不使用时,应将过滤吸收器拆下,装上进出口密封挡板。平时不应与通风系统相连,以免受潮失效。
3)过滤吸收器的前后管道上,应设压差测量管并连接在微压计上,由此测定过滤吸收器的前后压差(即其阻力),通过测量过滤吸收器的阻力变化,及时掌握过滤吸收器的滤毒能力。
4)通过过滤吸收器的空气相对湿度应小于90%。
5)过滤吸收器不能与酸碱、消毒剂、发烟剂等存放在一起,以免破坏内部材料使之失效。滤毒室内应保持整洁、干燥,注意防潮。
3.7.3 密闭阀门
1 概述
1)产品功能
密闭阀门是设置在防空地下室进排风系统上,用于保证管路密闭,是进行战时三种防护通风方式转换不可缺少的控制设备。
2)产品构造和原理
密闭阀门分为杠杆式密闭阀门和双连杆密闭阀门两种,每种又分为手动和手电动两用密闭阀门。
手动密闭阀门由壳体、阀门板、密封圈、手柄、主轴、杠杆、弹簧及锁紧装置等组成。人员操作时,通过旋转手柄带动主轴来转动杠杆,达到阀门板启闭的目的。
手电动两用密闭阀门主要由壳体、阀门板、手动装置、减速箱、电动装置等零件组成。该阀门可用手动操作,也可电动操作,当传动装置用电动操纵时,手柄和减速器分开,因而轴转动时,手柄并不转动;当手动操纵时,电动机构和轴脱开,因而即使合上电路,电动机也只能空转。
手电动两用密闭阀门的壳体、阀门板、连接风管的内径等均与同规格的手动密闭阀门相同,由于增加了电动装置,其外形尺寸比手动密闭阀门略大。
双连杆型密闭阀门与杠杆式密闭阀门的构造基本相似,由双连杆蝶阀及电动装置组成。主轴通过两根连杆机构;带动阀门板的启闭,结构紧凑,操作轻便灵活;该种阀门既可用于风管的全开或全闭,也可适当调节流量。
3)密闭阀门的分类和型号见表3.7.3-1。
表3.7.3-1 密闭阀门分类和型号
密闭阀门型号各部分代表的意义如下:
2 产品技术性能
1)D40J(X)-0.5型手动密闭阀门主要技术性能见表3.7.3-2。
2)D940J-0.5型手电动两用密闭阀门主要技术性能参数见表3.7.3-3。
表3.7.3-2 D40J(X)-0.5型手动密闭阀门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表
表3.7.3-3 D940J-0.5型手电动两用密闭阀门主要技术性能参数表
3)双连杆型手电动两用密闭阀门主要技术性能参数见表3.7.3-4。
4 产品设计选用要点
表3.7.3-4 双连杆型手电动两用密闭阀门主要技术性能参数表
1)设计时应根据管道内风量和风速确定管径,根据管径确定阀门的型号。
2)确定阀门型号后,再根据阀门的实际内径重新调整管径。由于阀门的公称直径不等于其实际内径,公称直径略小于实际内径,所以如果管道的管径不调整,管道与阀门之间无法连接,设计时必须注意这个问题。
3)密闭阀门只控制管道的通断,一般不用来进行风量调节,如要调节风量需另配风量调节阀。
5 安装、使用及维护要求
1)阀门可安装在水平或垂直的管道上,应保证操作、维修或更换方便。
2)阀门安装前应存放在室内干燥处,使阀门板处于关闭位置,橡胶密封面上不允许染有任何油脂性物质,以防腐蚀。壳体密封面上必须涂防锈剂。
3)阀门安装时,应保证阀门受压方向的箭头与所受冲击波方向一致;应调整开关指针,使指针位置与阀门板的实际开关位置相符合;要清洁内腔和密封面,不允许有污物附着,未清洁前切不可启闭阀门板。
4)开启阀门:旋松锁紧装置手柄;将旋转手柄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使阀门开启;旋紧锁紧装置手柄,以防止阀门板受到震动而发生位移或自动关闭。
5)关闭阀门:按与上述相反的顺序进行。
6)阀门在使用过程中,要求阀门板必须全开或全闭,不允许做调节风量用(即半开闭的状态)。
7)电动阀门的电动机行程开关等电气设备必须存放在通风和清洁的干燥场合,不允许与酸、碱、氯等腐蚀性物质共同放置在一起,否则会降低其绝缘强度。
8)安装电动阀门时,应对减速器和齿式联轴节进行检查,用不含水分的煤油将零件上所涂的防腐油洗净,滚动轴承应用汽油洗净吹干。减速器内应加入清洁的润滑油,注油量要达到螺杆齿面。
9)电动密闭阀门若是手动操作时,则应:
①旋松锁紧装置的手柄。
②将离合器拉手向外拉出,此时,离合器与蜗轮离合器脱升,而与大齿轮离合器齿合。
③顺时针方向旋转手柄(依靠手柄带动小齿轮,然后由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并带动轴,通过联轴节带动阀门主轴转动杠杆松紧弹簧),使阀门达到开启的目的。
其余步骤同手动密闭阀门操作使用注意事项。
10)电动密闭阀门若是电动操作时,则应:
①将拉手放回,此时离合器与蜗轮离合器齿合,
②按动启动电钮。此时,电动机旋转并带动蜗杆,再由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轴通过联轴节带动阀门主轴转动杠杆松紧弹簧,使阀门开启,直至行程开关动作后才会停止。当阀门板处在全开或全闭位置时,信号灯均发出指示信号。
③关闭时,按动关闭按钮即可。
3.7.4 防爆波活门
1 概述
1)产品功能
防爆波活门是在满足平时和战时正常通风情况下,能阻挡冲击波沿通风口进入工程内部的防护设备。
2)产品构造和原理
悬板活门采用钢结构制作,在悬板活门的底座板上开有若干个通风口,每个通风口正前方(外侧)均设有尺寸大于通风口的悬板,悬板平时在自重作用下以一定的角度保持张开状态。正常通风时,空气通过悬板与底座板之间张开的角度空间和底座板上的通风口流入或流出工程;当有冲击波来临时,悬板在冲击波压力的作用下,紧贴在底座板上,与底座板重合,挡住了底座板上的通风口,将冲击波阻挡在工程外侧。
防爆波活门一般为门式活门,活门的底座板与门扇相似,在底座板的一侧安装铰叶,另一侧安装可使底座开启和关闭的螺栓(相当于普通门扇的把手锁)。活门底座板可以根据需要开启或关闭。底座板处于关闭状态时,可以满足战时通风和防护的需要。底座板完全开启时,活门墙壁上的门孔可作为检修人孔,又可用作平时的通风口,增大了过风面积,可以满足平时大通风量的需要,有利于平战两用和转换。
3)在防空地下室使用较多的是BMH系列和HK系列悬板防爆波活门。BMH系列为混凝土结构悬板防爆波活门,HK系列为钢结构悬板防爆波活门。
2 产品技术性能
1)BMH系列悬板防爆波活门主要技术参数见表3.7.4-1。
2)HK系列悬板防爆波活门主要技术参数见表3.7.4-2。
表3.7.4-1 BMH悬板防爆波活门主要技术参数表
3 产品设计选用要点
1)根据工程抗力要求和战时最大设计风量选取活门型号,并用活门门扇打开时的通风量来校核平时通风量。
2)设计风量应小于活门战时最大通风风量(最大安全区风量),否则如果进风量过大,活门悬板则会在进风压力的作用下自动关闭;在排风系统中,如果排风量过大,活门悬板则会产生较大幅度的摇摆,影响排风系统的稳定、达不到预期的排风量。
表3.7.4-2 HK悬板防爆波活门主要技术参数表
4 安装、使用及维护要求
1)为避免冲击波来临时对悬板活门造成破坏,悬板活门应嵌入墙内,嵌入墙内的深度由土建专业确定。
2)为避免活门上的橡胶被强烈的光辐射烧蚀和在关闭后悬板与底座板粘结在一起,设计时应将活门设置在不受光辐射照射的位置。
3)悬板活门安装后应保证:关闭时悬板与底座板的缓冲胶板紧密结合;开启时悬板与限位座的缓冲胶板结合;悬板应转动灵活,能自行开启。
4)当活门与风管直接连接时,可在现场自行加工变径管与活门的底框连接。
5)两个或两个以上活门并联使用时,应型号相同、对称安装,保证每个活门均匀分配风量。
3.7.5 超压排气活门
1 概述
1)产品功能
超压排气活门是控制工程超压的重要通风设备。当工程主体内形成超压、排气活门内侧的空气压力高于外侧一定值时,排气活门会自动打开,空气经排气活门由高压侧流向低压侧;当工程内超压小于设定值时,活门则会自动关小或关闭,从而保证工程主体的超压。
2)产品构造和原理
超压排气活门主要由活门外套、活盘(又称阀盖)、杠杆、偏心轮、绊闩和重锤等部分构成。当室内外无压差或者压差小于活门启动压力时,活盘处于关闭位置;当室内外压差达到活门的启动压力时,作用在活盘的空气压力将使活盘自动打开,空气流出;反之,当空气压力消失时,活盘依靠杠杆平衡原理,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即达到活门自动关闭的目的,阻断空气流出的通路。重锤在此起调节启动压力的作用。
防爆超压排气活门的作用原理与普通超压排气活门相同,构造也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防爆超压排气活门的活盘能够直接承受冲击波压力的作用,具有防护密闭功能,达到5级人防的抗爆要求,因此,该活门可以安装在5级或5级以下的人防工程的外墙上,替代战时排风系统上的防爆波活门和超压排气活门组成的消波系统,故称之为防爆超压排气活门,也可单独替代超压排气活门使用。
3)超压排气活门的分类和主要型号见表3.7.5-1。
2 产品技术性能
1)YF型超压排气活门适用于公称压力0.01MPa、空气温度0~35℃、相对湿度≤95%的场合,作为防空地下室超压排风、控制工程主体内一定的超压值用。其气体动力性能见表3.7.5-2,气体动力性能曲线见图3.7.5-1和3.7.5-2。
2)PS-D250型超压排气活门气体动力性能见表3.7.5-3,气体动力性能曲线见图3.7.5-3:
3)FCH型防爆超压排气活门和FCS型防爆超压排气活门的气体动力性能见表3.7.5-4,气体动力性能曲线见图3.7.5-4。
表3.7.5-1 超压排气活门分类表
3.7.5-2 YF型超压排气活门气体动力性能表
图3.7.5-1 YF-d150型超压排气活门气体动力特性曲线
图3.7.5-2 YF-d200型超压排气活门气体动力特性曲线
表3.7.5-3 PS-D250型超压排气活门气体动力性能表
图3.7.5-3 PS-D250型超压排气活门气体动力特性曲线
表3.7.5-4 FCH(S)型防爆超压排气活门主要技术参数表
图3.7.5-4 FCH(S)型防爆超压排气活门气体动力特性曲线
3 产品设计选用要点
1)在进行超压排气活门设计选型时,应根据工程主体内所要求的超压值和超压排气量,查相应活门的特性曲线,选择适宜的活门型号。在确定活门两侧的压差时,应注意到,超压排风需要克服的阻力包括超压排气活门的阻力(即超压排气活门两侧的空气压差)和超压排气系统上其它部件(如排风管、阀门)等的阻力,选择超压排气活门时所依据的压差应为室内超压值减掉超压排气系统上其它部件的阻力。
2)选取活门时应选取一个或同一型号的几个活门并联使用。当一个大号活门的排气量能够满足使用要求时,则应选用一个大号活门而不应选用几个小号活门并联使用。
3)防爆超压排气活门只适用于5级或5级以下的人防工程,不得应用于高抗力等级的防空地下室中。防爆超压排气活门一般安装在直接承受冲击波的外墙上。
4 安装、使用及维护要求
1)超压排气活门可以安装在墙上或管道上。如果安装在墙上,土建时应将穿墙钢管的位置固定正确、预埋到位,穿墙管必须水平,密闭肋与钢管之间采用满焊,同时密闭肋和钢管要与周围钢筋焊接牢固。
2)超压排气活门未安装前应存放在室内干燥处,活盘处于关闭的位置,橡皮密封面上不允许染有油脂物质,以防腐蚀,外套密封面上必须涂防锈漆。
3)超压排气活门安装时,应先清洁活门外套和密封面,不允许有污物附着,否则不得安装。
4)超压排气活门安装时应考虑工作和拆修方便。活门重锤的位置必须置于超压的一侧,并保证活门外套、杠杆与水平面垂直;安装完毕后,活盘应开关灵活;所有螺栓应均匀旋紧,以防泄漏。
5)超压排气活门的外套与墙面或管道的连接处,应衬垫5mm厚的橡胶板,保证密闭不漏气。
6)超压排气活门使用时,应根据所要求的超压值调整重锤的位置,使活门在保证超压值的情况下自动排风。隔绝式通风时,应将绊闩扳下,使偏心轮与杠杆靠紧,将活门关闭。
7)应定期在超压排气活门的螺栓、重锤部分涂上工业凡士林,以防氧化;在旋转部分注入润滑油,确保转动自如。
8)应加强对超压排气活门的维护保养,如发现橡胶密封圈老化、变形,或因外套密封面锈蚀等情况应及时予以更换;如果在内腔和密封面有污物堆积不能密封而漏气,应及时清理;如果偏心轮与绊闩的连接销子失落或松动时,应立即修配,以保证自锁;检查活门动作是否灵敏,密封面是否密闭,发现问题及时修理;外套等金属部分如有油漆脱落应及时刷漆,不能将漆、油类物质沾污橡胶密封面。
3.7.6 电动与人力两用风机
1 概述
1)产品功能
电动与人力两用风机是可用电动驱动或采用人力驱动的风机。在防空地下室战时电源遭到破坏又无内部电源的情况下,采用人力驱动来确保防空地下室通风的需要。
2)产品构造和原理
电动与人力两用风机除设有驱动风机的正常电机外,脚踏型风机设有类似于自行车的座垫、脚踏、牙盘、车链和飞轮等设备。当无电源时,操作人可像骑自行车那样,坐在座垫上,双脚蹬脚踏,通过牙盘、车链和飞轮等传动机构带动风机运转,达到通风的目的。而电动手摇两用风机则设有手摇机构,操作人通过转动手摇机构带动风机运转,达到通风的目的。
3)电动与人力两用风机的分类和型号见表3.7.6-1。
2 产品技术性能
1)SR900型电动脚踏两用风机是两人脚踏驱动风机,有左90°和右90°两种,主要性能参数见表3.7.6-2。
2)DJF-1型电动脚踏两用风机是四人脚踏驱动风机,只有左90°一种,主要性能参数见表3.7.6-3。
3)F270型电动手摇两用风机主要性能参数见表3.7.6-4。
表3.7.6-1 电动与人力两用风机分类和型号
表3.7.6-2 SR900型电动脚踏两用风机主要技术性能参数表
表3.7.6-3 DJF-1型电动脚踏两用风机主要技术性能参数表
表3.7.6-4 F270型电动手摇两用风机主要技术性能参数表
3 产品设计选用要点
1)战时工程内部电源无保障时,进风机应选用电动与人力两用风机。
2)战时清洁进风和滤毒进风可分设风机,也可合用风机。当清洁进风和滤毒进风合用风机时,风机的风量和风压应同时满足清洁进风和滤毒进风的风量和风压要求。
4 安装、使用及维护要求
1)安装风机时应全面检查机壳内是否有遗留物件,各部件连接是否牢固,转动是否灵活,如发现问题及时排除和调整。
2)安装风机时应注意呈水平位置,送回风管道及阀门的重量不应加在机壳上。
3)风机运转或停车过程中,如发现不正常现象,应立即进行检查,只有在风机设备和线路完全正常情况下方可运转。
4)使用脚踏驱动时,应切断电源,并将电动三角皮带脱卸。风机机座的固定采用预埋钢板。
5)安装电动手摇两用风机时电动机及手柄的转向必须符合产品标志的方向。
6)人力摇动电动手摇两用风机时应均衡回转摇把。
组合式空调机组(空气处理机组)是由各种空气处理功能段组装而成的不带冷、热源的一种空气处理设备。机组的功能段是对空气进行一种或几种处理的单元体。功能段可包括:空气混合、均流、粗效过滤、中效过滤、高中效过滤或亚高效过滤、冷却、一次和二次加热、加湿、送风机、回风机、中间段、喷水、消声和热回收等。
4.1.1 分类(表4.1.1)
表4.1.1 组合式空调机组分类
4.1.2 主要技术性能要求
1 通过冷却盘管的迎面风速超过2.5m/s[即3.0kg/(m2·s)]时,应在冷却器后设挡水板。
2 壁板的保温热阻应不小于0.68(m2·K)/W。
3 盘管耐压性能
1)水压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5倍,保持压力至少3min。
2)气压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2倍,保持压力至少1min。
4 在试验工况下,风量实测值应不低于额定值的95%,全压实测值应不低于额定值的88%。
5 在试验工况下,功率实测值应不大于额定值的110%。
6 漏风率
机组内静压保持700Pa时,漏风率应不大于3%。
7 供冷量和供热量
机组的供冷量和供热量实测值应不低于额定值的93%。
8 喷水段的空气热交换效率
在喷水压力不小于245kPa时,空气热交换效率不得低于80%。
9 挡水板过水量应不超过4×10-4kg/kg干空气。
10 机组噪声应不超过表4.1.2-1中的限值。
11 机组振动不超过表4.1.2-2中的数值。
12 机组试验工况
1)通用机组额定供冷量空气焓降不小于17kJ/kg,新风机组空气焓降不小于34kJ/kg。
2)供热时空气温升:蒸汽加热时温升20℃,热水加热时温升15℃。
4.1.2-1 组合式空调机组噪声限值
4.1.2-2 组合式空调机组振动速度限值
4.1.3 设计选用要点
1 机组的选用应按最不利条件确定,应考虑最大限度地利用回风以及过渡季全部利用室外新鲜空气。
2 机组冷却器的迎面空气质量流速一般采用2.5~3.5kg/(m2·s)。
3 机组的壳体保温层所用材料应无毒、无腐蚀、无异味,并具有难燃或自熄性及不易吸水的特性。由于一般机组的保温层厚度是按机组在室内安装设计的,故当机组安装在室外时,应重新核算保温层厚度。同时,对于将机组安装在室外的应用场合,应采取在其顶部应加设整体防雨盖等防雨措施。
4 机组箱体材料为玻璃钢时,应符合GB/T 14294—1993中第5.4.2条的对玻璃钢树脂含量、固化度、弯曲强度和阻燃性能要求。
5 选用机组时应按产品说明书中的规定,确定检查门位置及接管方式(左、右式)。应考虑机组检修方式及检修面的最小检修尺寸。
6 产品样本的性能规格是系列的标准参数,选用时应按使用条件和要求进行核算,加以确认。
如:冷却器、加热器的面积,加湿器的加湿量,风机的风量、风压等。
7 机组的噪声分为机房内噪声和主风道出口噪声两部份,“表4.1.2—1组合式空调机组噪声限值”是对机房内噪声的限值。主风道出口的噪声应通过设置消声器消声。
8 对于应用于一定气候类型地区的新风机组,应注意采取防止冬季盘管被冻裂的措施。
9 应注意机组电源的引入位置,以及与电源的连接方式。应有低压(24V/36V)电源。
10 机组水系统的入口、出口管道上,宜装设压力表、温度计,入口管道上宜加装过滤器。
11 选用干蒸汽加湿时,要说明供汽压力和控制方法(手动、电动或气动),并应注意蒸汽管末端的疏水措施。
12 应根据加湿方式留出加湿段及空气净化段尺寸。
13 全空气变风量机组的风机,应采用变频自动调节风机转速的方式,应注明并选择变频器。
14 当为热回收机组时,应留出热回收装置安装位置、注明热回收形式及冬夏热回收量。
15 机组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应满足节能标准要求。
16 机组应考虑可调新风比。
4.1.4 施工安装要点
1 机组可安装在混凝土平台上或型钢制作的底座上。距地面的高度应能保证冷凝水通畅排出。并应设排水沟(管)、地漏,以排除冷凝水,放空空调底部存水。
2 现场组装空调机组应注意:
1)机组四角及底板、检修门的密封。
2)密封材料的质量。
3 安装前应检查冷却段、喷淋段下部滴水盘排水坡度是否足够,排水点的水封是否可靠。
4 应检查机组保温层厚度是否符合要求,保温材料的铺垫是否均匀,各功能段连接处是否出现冷桥,以防止外壳出现结露现象。
5 核杏机组保温材料是否符合防火要求,保温材料应是难燃或不燃材料,并应有消防主管部门的审批证明。
6 机组安装后应检查断面的风速分布是否均匀。在冷却盘管或喷水段后面局部是否有带水现象。应尽量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
4.1.5 相关标准
《组合式空调机组》GB/T14294—1993。
《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噪声限值》GB 13326—1991。
《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试验方法》JB/T5149—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