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消防文库>其它建筑资料 > 正文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 GB50909-2014

    • 发布日期:2018-08-03
    • 浏览次数:1603

    E.0.1 埋于土层中的隧道与地下车站沿土层深度方向的土层位移的同一时刻的值(图E.0.1)可按下式计算:

            (E.0.1)

    图E.0.1 土层位移沿深度变化规律
    图E.0.1 土层位移沿深度变化规律
    1-地表面;2-设计地震作用基准面;umax-场地地表最大位移,取值按表5.2.4-1,
    其调整系数按表5.2.4-2;H-设计地震作用基准面的深度

    E.0.2 隧道与地下车站抗震设计中,土层的水平峰值位移沿深度变化(图E.0.2)应采用直线规律表达,地表下50m及其以下部分的峰值位移可取地表的1/2,不足50m处的峰值位移应按深度作线性插值确定。沿与隧道延长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土层水平位移的同一时刻的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E.0.2-1)
            (E.0.2-2)
            (E.0.2-3)
            (E.0.2-4)

        式中:u(x,z)——坐标(x,z)处地震时的土层水平位移(m);
              umax(z)——地震时深度Z处土层的水平峰值位移(m);
              L——土层变形的波长,即强迫位移的波长(m);
              L1——表面土层变形的波长(m);
              L2——基岩变形的波长(m);
              VSD——表面土层的平均剪切波速(m/s);
              VSDB——基岩的平均剪切波速(m/s);
              Ts——考虑土层地震应变水平的土层场地特征周期(s)。

    图E.0.2 土层的水平峰值位移沿深度变化规律
    图E.0.2 土层的水平峰值位移沿深度变化规律
    1-地表面

    F.1.1 钢筋和钢骨混凝土构件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下列公式进行抗剪验算:

            (F.1.1-1)

            (F.1.1-2)
            (F.1.1-3)
            (F.1.1-4)

        式中:Vyd——构件设计剪切抗力(kN);
              V0——剪力需求(kN);
              Vcd——混凝土的设计剪切抗力(kN);
              Vwd——钢筋的设计剪切抗力(kN);
              Vsd——钢骨的设计剪切抗力(kN);
              Ag——构件横截面的毛截面积(m2);
              vc——横截面单位面积混凝土提供的抗剪能力(kPa);
              Ae——构件横截面的等效截面积(m2)。
        2 vc应按下式计算,且当构件荷载组合后轴力为拉力时,vc取零值。
     

            (F.1.1-5)

        式中:f'c——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c——混凝土抗剪能力系数。
        3 抗剪能力系数c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圆形柱,采用螺旋或环形箍筋时:

            (F.1.1-6)
            (F.1.1-7)
            (F.1.1-8)
            (F.1.1-9)

        式中:Asp——螺旋或环形箍筋的横截面积(m2);
              D'——自箍筋环中心线量取的箍筋环直径(m);
              s——箍筋间距(m);
              fsd——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MPa);
              ρs——螺旋或环形箍筋体积配箍率;
              μθ——构件的需求转角延性系数,对构件非塑性铰区,取1.0;
              θ——构件的需求转角(rad);
              θy——构件的屈服转角(rad);
              L——塑性铰区构件端部截面至相邻构件反弯点之间的距离(m)。
            2)对矩形柱,当采用矩形箍筋时,抗剪能力系数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F.1.1-10)
            (F.1.1-11)
            (F.1.1-12)

        式中:ρw——矩形箍筋在计算方向的体积配箍率;
              Av——计算方向箍筋的总截面积(m2);
              n——箍筋间距s内,计算方向箍筋的总数量;
              b——矩形构件截面宽度(m)。
        4 钢筋的设计剪切抗力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1)对圆形柱,采用螺旋或环形箍筋,箍筋提供的剪切抗力应按下式计算:

            (F.1.1-13)

        式中:n——独立的箍筋环数量。
            2)对矩形柱,采用矩形箍筋,箍筋提供的剪切抗力应按下式计算:

            (F.1.1-14)

        式中:d——计算方向上截面有效剪切高度,为自受压区边缘到受拉钢筋合力作用点的距离(m)。
        5 钢骨的设计剪切抗力应按下式计算:

            (F.1.1-15)

        式中:fsd——钢骨的屈服强度(MPa);
              D——钢骨的腹板高度(m);
              tw——腹板厚度(m)。

    关键词: 结构工程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15502421522
    售后咨询热线
    18002469922